來自地心世界的信息 [转]
成文日期:2011-04-07 02:19:20 更新日期:2011-04-07 02:24:46 点击:3222
由米可斯傳訊,黛安‧羅賓斯執筆
想像在一個暖和的夏日,有一座完美無瑕的花園,清涼的雲朵飄浮在上空,陽光朦朧。白天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地心太陽從不會移動;這個光體的大小和光度都恰到好處,可以使地心世界保持不冷不熱的恆溫狀態。由於沒有夜晚,那裡的居民只是偶爾小睡片刻來恢復活力。
這 是波薩羅格斯圖書館所處的環境。這個圖書館是一座用寶石裝飾的雄偉建築,彷如從夢境中化現出來的一般,地表上沒有任何建築可以與之比擬。它不僅是一座圖書 館,也是全方位觀測我們多次元宇宙的「天文台」,我們可以在這裡深入研究所有空間、時間和不同次元的世界。波薩羅格斯圖書館真正是通往全宇宙(Omniverse)之門……。在這裡,你會遇到來自不同地下城市或外太空其他星球的人,甚至也有其他次元的眾生。
圖 書館有Psi網路,它不像我們的網際網路,而很像你在電影看到的虛擬實境的椅子和頭盔。不過當Psi網路帶著你穿越虛擬的銀河資訊網,用你的思想與感覺探 索其他世界和次元時,那可不是「虛擬」實境,而是如假包換的實境。此外,你也可以從水晶紀錄中去體驗我們全宇宙所有記載的歷史。
在大洪水發生之前,天穹包圍著整個地球,阻擋了太陽的有害輻射。因此像馬修薩拉(Methuselah)等等的百夫長(centurion)能夠活了900多歲。然而,由於天穹的崩坍,保護層不見了,導致人類的壽命大幅縮減。
地 心太陽電磁聚焦的極光本質(它反射的光有時會穿透南北兩極的開口,成為所謂的極光),並不含有害輻射,不會減少人們的生命力,因而使得地心人類可以活上幾 百幾千年,比馬修薩拉更長壽。許多地心居民,像米可斯,已經有幾萬歲了。當時天穹籠罩著地球,地表曾經像地心一樣蒼翠繁茂,這個保護層除了阻擋有害輻射, 還可以使地面上風調雨順。當它崩坍後,只剩下地心世界仍保有伊甸園的狀態。
為了維護及保存地球內部的自然美和生態,那裡的多數城市都是位於地下,也就是建在內部地殼廣闊的凹處中。所有建在地面上的建築都是圓形的,沒有任何轉角。
在地球表面和地心表面之間的地殼厚達800英里。地心引力的中心並非在地球中心點,而是在地球表面或地心表面往下400英里處。因此以地表人類看來,地心世界是處於上下倒置的狀態。
地心世界的引力只有地表的一半,換言之,一個在地表是200磅的人到地心去,只剩下100磅。這解釋了為何許多地心人類的體形幾乎是我們的兩倍大。
在兩極入口內部,設有遼闊的太空中心,供那些前來造訪地心友人的銀河訪客住宿。
... ...
樹木有一個地下聯絡網(underground network),讓它們以心靈溝通的方式在地球上互相聯繫。它們有自己的「新聞社」 (news service),在我們還沒行動之前,它們就已經知道地表要發生什麼事了。它們會迅速互相聯繫,告知對方地球上即將發生的事。它們有第一手的消息。
地心人類經常進入樹木的溝通系統,以了解地表各處即將發生的事。
... ...
「在 地球內部,有許多種類的水耕法,因為這裡有許多不同的文明。有些水耕設備很龐大,有些比較小,端視社區人口多寡而定。水耕栽培只是一個詞語,用以描述我們 利用水來種植蔬菜。我們根據所住地區的『氣候』及身體所需,種植各式各樣的蔬菜。看身體需要什麼,就種什麼。我們運用非常先進的儀器來檢測身體的需求,然 後設計程式,利用水耕栽培生產含有符合我們需求的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果,好讓我們維持完美的健康狀態。
我 們的水耕栽培設備已經很古老了,它們的藍圖是我們從利莫里亞和其他星系帶來的。我們也可以從波薩羅格斯圖書館的資料中取得相關資訊,以發展我們的水耕技 術。每當我們想要為我們的社區創造或『發明』某些東西時,就會到波薩羅格斯圖書館去。從古至今所有的發明都儲存在這個圖書館……」
'via Blog th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