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客美吃夜聊(8)
2013-02-05
2013-02-05
酒業就是一個陰謀(上)
1
聊了多次美食名吃,今夜聊聊酒。
酒是人類文明創造的一種奇物,其形若水,而其性若火。
酒是人生的重要伴侶,因為酒既是忘憂水(麻醉劑),也是興奮劑。俗話說“酒壯忪人膽”。對人生的成功者,酒是助興的炫耀。對人生的失敗者,酒有撫慰傷口和痛苦的療效。
我第一次喝酒,是在1966年的9月,文革第一階段的高潮中,沒人管我們了。不記得是從哪裡弄到了幾塊錢,3毛2一瓶冒氣的香檳和4毛多一瓶的北京啤酒,買了十來瓶,就著2毛錢一根的粉腸和蒜腸,與幾個同學好友從中午喝到下午,喝得微醺。所謂微醺,是中酒的初步境界:眼瞇,血熱,臉紅,不吐不醉,頭腦清醒,但步履蹣跚。我們是在北京玉淵潭河邊喝酒的,喝完了跳入水中,仰面漂在水上,看藍天。口吟著“古來聖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似乎這就進入了聖賢的境界,忘記了外界正洶湧而來的種種紛擾。
到東北工作後,生產隊和工廠的廠部都有小賣部,啤酒很多,也不貴,喝得起。一到殺豬的時候,弄點豬頭肉或者豬尾巴,蘸著醬油,喝啤酒。頓時充滿幸福感,那時我們管啤酒就叫“幸福水”。
第一次喝白酒,是在工廠中和別人叫板打賭。北大荒白酒當時是比較貴的糧食酒,一塊多一瓶,65度,別人買了一瓶,我一口氣一咬牙全灌進肚子,舌頭耳朵都被辣得先發麻後失去感覺,嘴裡噴出流火的感覺。喝進去當時似乎沒事,15分鐘後開始大吐,頭疼到要爆裂,連吐大半夜,然後昏睡不醒,第二天頭痛得不能上班,被記曠工處分。以後兩三年時間裡,只要聞到酒精味兒就想吐。
2
對我來說,真正懂得喝酒,品酒,領略酒,然後研習、粗知各路酒的知識,以至有機會收藏天下名酒,進而窺探國際酒業的秘奧,不過是近20年的事情。
中國是酒業大國,是世界上消費酒的最大市場。白酒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啤酒產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至今卻仍然沒有一個中國人知道,國際酒業就是一個陰謀。
國際酒業中的巨魔大鱷一直緊緊地盯著中國的酒市場,一直在精心設計戰略,有計劃地佈局,有策略而且有隊伍地在一點一點地滲透,進入,攻擊、侵擾、摧毀,目標是最終佔有和控制整個中國的酒市場——因為這是巨大經濟利潤及收入的來源。同時這個體系又一直在封殺中國酒的外銷和出口——以中國這樣一個酒業的世界生產大國,中國酒類在國際酒類市場佔有率僅為1%。
有人出國後發現國外很難買到中國酒,就寫了一篇文章罵娘,抱怨道:
”哥有朋友移民澳洲了,每次回國都跟哥小聚一下。
吃中國的菜,喝中國的酒,他總是說在海外喝瓶中國白酒特不容易——洋人的商店裡沒有賣的,中國人開的雜貨店和食品店也不全都能有中國白酒出售。因為出售酒精類飲料是需要特種執照的,沒有這個許可證,賣酒就違法,沒人敢承擔這個風險。
極少數的店舖有中國白酒賣,價格很貴,一瓶北京的普通紅星二鍋頭要十個澳元左右,喝在肚子裡,總有不划算的感覺,其它好一點的中國白酒更貴了。
我問朋友:洋人的商店裡不賣中國白酒嗎?洋人們不喝中國白酒嗎?朋友回答說:沒有賣的,洋人不喝中國白酒!”
“哥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到海外出差,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別說洋人,就是在亞洲國家,也很難見到中國白酒的影子。在日本的商店裡,只見過中國的花雕酒,其它的都沒有看見過。在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哥也沒有看見過中國白酒的影子。有一次我們公司組團去東南亞幾個國家旅遊,領導要求每個人帶兩瓶中國白酒上飛機,說如果不自帶,這半個月就沒白酒喝了,非把人鬱悶死啊!
一說中國白酒,有人就扯什麼酒文化,其實中國人所謂的酒文化,特噁心人的,就是腐敗的文化。中國人的行政腐敗是舉世聞名的,酒在這個腐敗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曾說過,有朝一日,中美開戰,美國人把咱的三峽大壩給炸了,這沒什麼。可是如果美國人把茅台酒廠給炸了,壞事了!解放軍的戰鬥力至少減弱三分之一,太恐怖了!
哥很納悶,中國白酒在中國男人眼裡這麼牛逼,為什麼世界上其它國家的男人就不感興趣呢?外國不是沒有專饞烈性燒酒的酒鬼吧?哥去過俄羅斯,傳聞中,中國白酒似乎是俄羅斯酒民的最愛,其實這是扯蛋!在俄羅斯的商店裡,賣酒的櫃檯上,全世界各地的酒無所不有,包羅萬象,就是沒有中國白酒。哥在一家中國餐廳吃飯,要了一瓶“孔府家酒”,叫價1800盧布,哥成冤大頭了!
哥真不理解,為什麼外國男人都跟約好了似的,都不喝中國白酒呢?是單純的口味問題嗎?”
這位哥的問題問得很好,比那些只知道混喝做夢的中國酒商聰明。
其實,對這個問題的正確回答是:這當然不僅僅是口味的問題。人的口味是可以適應、培養和改變滴!中國人原來的口味喝不慣洋酒,而現在洋啤酒和合資啤酒幾乎壟斷了中國啤酒消費市場。加上洋葡萄酒和其他各種XO,洋酒僅僅用30 年左右的時間,就基本攻陷、佔領了中國國內酒消費市場的半邊天。
下一個30年,洋酒大鱷們正從占領“水井坊”開始,佈局運籌著全面攻陷中國國內的白酒市場。
[原為成都全興大曲的白酒品牌水井坊,已被共濟會系統的跨國著名酒業“帝亞吉歐”(Diageo)收購控股。近日,這一中國白酒企業的業績第一次併入“帝亞吉歐”(Diageo)的財報,2013年上半財年水井坊的營業利潤為500萬英鎊。帝亞吉歐還表示,在此期間,大中華區依然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財報數據顯示,水井坊上半財年淨銷售額達到4800萬英鎊,營業利潤為500萬英鎊。帝亞吉歐形容,這顯示水井坊“持續其穩定增長的勢頭”。
帝亞吉歐還表示,2013年上半年淨銷售額錄得60.39億英鎊,分別在淨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實現了5%和9%的有機增長。據介紹,由於超高端蘇格蘭威士忌品類為代表的珍選品牌系列取得了59%的增長,這帶動中國內地的淨銷售額增長達到16%。]
殊不知,在國際上,全世界的酒業都壟斷在幾個共濟會豪門家族的手中。國際酒業銷售的托拉斯卡特爾在國際市場上以沉默抵制和准入機制的超高門檻,基本封殺中國酒類的外銷市場——這是必須的,巨大的利益禁臠,封你當然沒商量!
3
一談酒,有人就扯什麼中國古老的酒文化,其實中國自古只有酒徒和好酒之徒,沒有什麼有品味的酒文化。
品酒、賞酒是雅士貴族的閒暇藝術。自古中國人愛喝酒也能喝酒——中國至今是世界第一酒類消費大國。但中國人喝酒遠遠沒有達到能雅而講文化的層面。包括那種富裕階層和官僚,不過也都是瞎喝胡喝而已。
中國很少有人懂得細細地、回味悠長地品味酒——像日本上流社會的某些貴族和雅士那樣,也很少有人懂得欣賞西方貴族王室引以為驕傲的酒的名牌藝術和文化。中國人幾乎完全不懂意大利、法國、英國、西班牙、日本,那種貴族王室特有的賞酒文化和賞酒市場是怎麼回事。
中國人基本不懂:國際酒業中存在著從產地、年份以及季節氣候的隨機因素,到品酒師培育和認證,品牌的培養、吹捧和商標崇拜,到酒類的年度評級和定價——這裡有一系列的圈套、環節和密謀——既不公開,也不公平,更沒有任何公正,這純然是為維繫永久性市場壟斷而巧妙設計和運籌數百年經營組成的一個巨大的組織結構,一個壟斷性的國際托拉斯、卡特爾組織體系。
這個組織系統的存在,才是全球市場經濟的真正神秘所在。而就是這個組織體系,基本封殺了中國酒的市場進入。
經常聽到中國酒商的夢囈——“讓中國酒走出國門”!可惜,酒類國際市場的大門究竟在哪裡,中國人還不知道呢!他們也不知道中國酒業自身未來幾十年的前途微乎其微,如再不籌謀防禦,國產酒早晚將被這個國際組織體系摧毀、蠶食、吞併。
中國普通人就更不懂酒作為藝術的奧妙和境界。經常可以在街頭的飯館中,看到那一群一群的土鱉,大聲吆喝著起哄、灌酒,舀著一捧黃湯,大喝瞎喝胡喝,那就是中國酒族的眾生相。
4
中國人釀酒很早。但酒並非華夏人的發明。1萬年前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了果酒和啤酒,還有葡萄酒。
《說文解字》說是夏禹時期,酒來自儀狄。“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
儀狄,有人以為是個女人,人名。錯誤。
儀狄者,夷狄也,是西北、東北的游牧民族。他們把兩河文化發明的酒醪傳到了中原。《周頌》和《說文》說:天降瑞麥,“貽我來牟”。來牟正字當從麥做麳麰,即小麥和大麥。麥類原產地是西亞兩河流域,也是游牧民族帶到中原來的。麥子是造酒特別是釀製啤酒的原料。
[ 朱熹《集傳》:“來,小麥。牟,大麥也。”《毛傳》雲:來牟,麥也。《廣雅》來作麳,牟作麰。注云:“麳,小麥。麰,大麥。”《漢書劉向傳》來牟作釐麰,釐來古通字。麰為牟之本字。《羣芳譜》雲:“小麥名來,苗生如韭,成似稻,高二三尺,實居殼中。芒生殼上,生青熟黃,秋種夏熟,具四時中和之氣,亦可春種至夏便收,然不及秋種者。”《說文》雲“:麥屬金,金旺而生,火旺而死。”牟,大麥也,莖葉與小麥相似,芒長,殼與粒相黏未易脫。小麥磨麪作餅餌食,大麥止堪碾米作粥飯用,及飼馬用。《漢書》武帝元狩三年,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顏師古注云:“秋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夫大小二麥,釀酒造麴用者尤多。”]
中國最早的白酒技術可能也是來自西亞。《穆天子傳》記:週穆王西征,翻越崑崙山西下中亞、西亞,有赤烏人獻贈穆王美酒千斛。到達西王母(埃及或巴比倫?)之邦後,遊於瑤池,飲“瓊漿玉液”。
我疑所謂”瓊漿玉液“,就是指透明的白酒,當時在華夏白酒還不能釀製,所以視之為珍品而稱作“瓊漿玉液”。
但是到漢代以後,白酒燒製之術就已經流行於中國。《禮記》中記載的“清酒”,就是指燒製蒸餾後清徹透明的白酒,以相別於“濁酒”即黃酒。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事酒,時酒也,即新酒。昔酒,舊酒也,即陳酒。清酒,白酒也。《詩·大雅·韓奕》:“韓侯出祖,出宿幹屠;顯父餞之,清酒百壺。”《詩·旱麓》:“清酒既載,騂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鄭玄的解釋:“清酒,祭祀之酒。”]
中國清酒也是白酒。但中國清酒與西亞白酒的不同,是西亞白酒是用果酒蒸餾的,而中國清酒是用稻米釀製和蒸餾的。所以中國是清酒的起源地和故鄉。
昂貴的日本清酒酒樽
然而在今日中國的酒類市場上,卻只能見到昂貴的日本清酒和韓國清酒——屬於中國的米酒只有濁酒——黃酒,卻見不到任何中國品牌的清酒。數典忘祖的當代愚蠢國人,還有幾人知道,日本、韓國清酒的祖宗和名稱都是來自古代的中國呢?
老何在觀賞日本最高等級的清酒——白鶴大吟釀
每瓶價格合數千人民幣,超過普通茅台。
(老何還沒寫完,待後續。)
'via Blog th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